大悲咒原文网
标题

优婆塞戒经全文(第六卷)

来源:大悲咒原文网作者:昙无谶 译时间:2019-06-25 12:45:09
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归依。何等之人不得三归。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亦复如是。若能观是优婆塞戒。多有无量功德果报。能坏无量弊恶之法。
优婆塞戒经(第六卷)


业品第二十四

善生言。世尊。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无能分别说者。过去佛说流转至今。无有漏失智者受行。善男子。众生不能受持修集十善法者。皆由过去不能亲近咨承佛故。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有杂烦恼。杂烦恼故造作杂业。杂业因缘受于杂有。杂有因缘受于杂身。善男子。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见杂色已生恶思惟。是恶思惟名为无明。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有智之人能破析之由内烦恼。外有因缘则能系缚。修十善已则能解之。是故如来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分别演说十善之法。因十善故世间则有善行恶行善有恶有乃至解脱。是故众生应当至心分别体解十善之道。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转轮圣王所有四轮金银铜铁。七众受戒求三菩提。亦因十善业因缘故。是十善业道因缘故。一切众生内外之物色之与命。皆有增减。是故智者应当具足修十善道。若诸众生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小中大劫所起烦恼亦复如是各各别异。众生初修十善业时。得无量命色香味具。因贪嗔痴一切皆失。是十恶业道因缘故。时节年岁星辰日月四大变异。若人能观如是事者。当知是人能得解脱。众生皆由苦因缘故则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观善恶。如是观已修十善法意行。十处故名十道。

身三道者。谓杀盗淫。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嗔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若人令业烦恼诸结得自在者。当知即是行十恶道。若有能坏烦恼诸结不令自在。是人即是行十善道。若人始设方便。若先不思惟当时卒作是人不得业所摄罪。是故智者应当勤修十善业道证四真谛亦复如是。作期为恶若失期者亦不得罪。是故智者应修十善。因是十善众生修已。增长寿命及内外物。烦恼因缘故十恶业增。无烦恼因缘故十善业增。善男子。是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根本者。若有他想有众生想。若以疑心断其命根。若动身作相或口说杀。是名根本。求刀磨利置毒作索。是名方便。杀已手触称量提持。若自食啖若与人食。得物用度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是他财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心移置异处。是名根本。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入舍求觅。乃至手触是名方便。若得物已负担藏隐。任意施与卖用赐遗。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是妇女系属他人起于他想。若以疑心作非梵行。是名根本。若遣使往若自眼见。若与信物。若以手触。若濡细语。是名方便。若事已竟遗以璎珞。共坐饮食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于大众舍离本相。若于三时若二时中虚妄说之。是名根本。若于先时次第庄严构言语端。或受他语起往彼说。是名方便。若事成已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于憍慢。是名成已。是妄语中杂有两舌能坏和合。是名根本。若说他过及余恶事。言和合者必有不可。若离坏者则有好事。是名方便。和合既离受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变容色恶口骂詈。是名根本。若闻他罪庄严辞章。起去到彼欲说是恶。是名方便。若骂詈已还受他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说欲事非时之言。是名根本。若歌若颂无义章句。随人所喜造作百端。是名方便。若教他已还受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于他财物生贪欲得。是名根本。发烦恼心是名方便。作已得财任意施与。欢喜受乐复向余说。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打骂人是名根本。若捉杖石问其过罪。是名方便。打已生喜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诽谤业因果真谛贤圣之人。是名根本。若读诵书写信受邪书赞叹称誉。是名方便。受已向他分别演说。增其邪见受邪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或复有人于十业道。一时作二。妄语两舌。或一时三。所谓妄语两舌恶口。又复有三。所谓邪见恶口妄语。如是说者即是无义。是名为四。嗔之与贪不得一时。其余八事可得一时。云何一时。六处遣使。自作二事。一者淫他妻妇。二者谓无业果。先作期要一时得业。是十恶业。或得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若无方便及成已者。则得作色无无作色。若有庄严及成已者。则得作色及无作色。是十业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宝物。于所生母及罗汉尼作非梵行。妄说坏僧是名为重。善男子。是十业道各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嗔生。三从痴生。若为贪利故害命者。

优婆塞戒经(第六卷)

是名从贪。若杀怨家是名从嗔。杀老父母是名从痴。劫盗他财亦复三种。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嗔。劫夺下姓是名从痴。邪淫亦三。若为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淫怨眷属是名从嗔。于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从痴。妄语三种。若为财利自受快乐。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若畏他死是名从痴。两舌三种。为财利故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破坏和合邪见之众。是名从痴。恶口三种。为财利故骂詈妇儿。是名从贪。故向怨家说所恶事。是名从嗔。说他往昔先人过罪。是名从痴。无义语亦三种。若为欢乐歌叫諠哗。是名从贪。为胜他故歌叫諠哗。是名从嗔。为增邪见歌叫諠哗。是名从痴。从贪生者是名为妒。从嗔生者是名为嗔。从痴生者是名邪见。修十善已。一一事中得三解脱。是十恶业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余果则得人中短命。贫穷乏财。妇不贞廉。有所言说人不信受。无有亲厚常被诽谤。耳初不闻善好之言。能令外物四大衰微无有真实。恶风暴雨烂臭败坏。土地不平无有七宝。多有石沙荆棘恶刺。时节转变无有常定。果蓏少实味不具足。若欲破坏如是等事。应当至心修行十善。是十善法三天下具或有戒摄。或非戒摄。北郁单曰唯有四事。地狱有五。饿鬼畜生天中具十。非戒所摄欲界六天无有方便。唯有根本成已二事。夫业道者一念中得。如其杀者可杀俱死。是则不得根本业果。若作庄严事竟不成。唯得方便不得根本。作庄严已便得杀者。得根本罪。如其杀已不追成已无无作罪。若杀者一念中死。可杀之者次后念死。杀者不得根本业罪。若遣使杀使得作罪。口敕之者得无作罪。若恶口敕亦得作罪及无作罪。若其杀已心善无记。亦得作罪及无作罪。若有说言。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无住。云何名杀。一念不杀微尘不坏。若一不杀多亦不能。云何言杀。是义不然。何以故。虽复现在一念不杀。能遮未来使不起故。故得名杀。以是义故。不可以见一处无杀举一切处悉便无杀。有人刺手则便命终。或有截足而命全者。头则不尔刺截俱死。若有作已得大罪者。是名业道。三业自得七业自他。若无作者亦无无作。或有说言。身业三事有作无作。口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口有作无无作者。口敕杀已不应得罪。是故口业亦应有作及以无作。心则不尔。何以故。贤圣之人不得罪故。何因缘故。名作无作。是业堕于三恶道故。生于人中寿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余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中三处受于余果。若于一人作杀庄严。作庄严已有二人死。当知唯于本所为人得作无作。若有说言。色是无记命亦无记。如是无记。云何杀已而得杀罪。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身命是善恶心器。若坏是器遮于未来善恶心故。是故得罪。若王敕杀。侍臣称善。是王与臣罪无差别。猎亦如是。若有垂终其命余残有一念在。若下刀杀是得杀罪。若命已尽而下刀者。不得杀罪。若先作意规欲挝打。然下手时彼便命终不得杀罪。若作毒药与怀妊者。若破歌罗罗。是人则得作无作罪。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嗔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或有说言。若心在善不善无记。悉得杀罪。犹如火毒。虽复善心不善无记。触食之者悉皆死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有人捉火不烧食毒不死。非恶心杀亦复如是。不得杀罪。如诸医等或有说言。婆薮仙人说咒杀人杀羊祀天不得杀罪。是义不然。何以故。断他命故。痴因缘故。若见人死心生欢喜。当知是人得成已罪。见他杀已心生欢喜出财赏之。亦复如是。若使他杀。受使之人到已。更以种种苦毒而杀戮之。口敕之者唯得作罪。受使之人兼得二罪。作以无作。若发恶心夺取他物。是人亦得作无作罪。若数时取。若寄时取。因市易取。亦得偷罪。若自不取不贪不用。教他令取。是人亦得作无作罪。若欲偷金取时得银。出外识已还置本处。是人不得偷盗之罪。若欲偷金。得已即念无常之想心生悔恨。欲还本主而复畏之。设余方便还所偷物。虽离本处不得偷罪。奴仆财产先悉生意与主同共。后生贪想辄取主物。取已生疑而便藏避。复思是物同共无异。虽离本处不得偷罪若人行路为贼所剥。既至村落村主问言。汝失何物我当偿之。若说过所失取他物者。是得偷罪。若有发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云不须二。辄还留者是得偷罪。若人发心欲以房舍卧具医药资生所须施一比丘。未与之间更闻他方有大德来。辄回施之是得偷罪。若取命过比丘财物。谁边得罪。若羯磨已从羯磨僧得。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临终时随所与处因之得罪。若偷佛物从守塔人主边得罪。若暴水漂财物谷米果蓏衣服资生之物。取不得罪。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埿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若有疑心若无疑心。若见若闻若觉若知。若问不问异本说者。是名妄语。若言不本见闻觉知。亦是妄语不名具足。若破相说无覆藏相。是非妄语。若异音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若颠倒语若发大声不了了语。若有所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两舌恶口。若坏前人不坏前人。作已得罪。无义语亦复如是。如是七事亦道亦业。其余三事是业非道。何以故。自不行故。妨于自他得大罪故。或有说言。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因有果无因无果。如面水镜则有像现离面无像。作亦如是从身有作。从是作法则出无作。如面水镜则有像现。譬如有人发恶心故则恶色现。发善心故则善色现。作以无作亦复如是。若因善业得善妙色。若因恶业得粗恶色。作以无作亦复如是。若以念念常灭无有作无作者。如先所说灯河等喻。虽念念灭。以二谛故说作无作。微尘虽复次第不住。亦复不破世谛法也。正以微尘次第得名。父母罗汉。其有杀者得无量罪。父母罗汉及以他人。阴界入等等无差别。所以得重。以是福田报恩田故。如说二字不得一时。然此二字终不和合义不可说。虽念念灭亦名妄语不破世谛。犹如射箭。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到不到处。作以无作亦复如是。如舞独乐。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而能动转。作以无作亦复如是。如旋火轮。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火得圆匝初发心异方便心异。作时心异说时心异。众缘和合故得名。作以作因缘生于无作。如威仪异其心亦异。不可得坏故名无作。从此作法得无作已。心虽在善不善无记。所作诸业无有漏失。故名无作。若身作善口作不善。当知是人获得杂果。若身善业有作无作。口不善业唯有有作无有无作。当知是人唯得善果不得恶果。是故经中说七种业有作无作。如人重病要须众药和合治之。若少一种则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具诸恶故要须众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则不能治。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成语名称以玉抵乌成语拼音yǐ yù dǐ wū成语...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1997年4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4日...

1997年4月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9日出...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8日...

最新文章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古诗原文[挑错/...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