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标题

菩萨地持经全文(第五卷)

来源:大悲咒原文网作者:昙无谶 译时间:2019-06-25 12:49:42
◎菩萨欲学菩萨律义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者。若在家若出家。发无上菩提愿已。于同法菩萨。已发愿者。有智有力。善语善义。能诵能持。如是菩萨所先礼足已作是言。我于大德乞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者。哀愍听许。作是请已偏袒右肩。于三世十方佛及大地诸菩萨前。
菩萨地持经(第五卷)


若菩萨见羸病人。以嗔恨心。不往瞻视。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病。若无力。若教有力。随顺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属。若彼有力能自经理。若病数发。若长病。若修胜业。不欲暂废。若闇钝难悟难受难持。难缘中住。若先看他病。如病穷苦亦尔

若菩萨见众生造今世后世恶业。以嫌恨心。不为正说。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自无智。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识。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为正说于我增恨。若出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彼人性弊[怡-台+龙]悷。若菩萨受他恩惠。以嫌恨心。不以若等若增酬报彼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作方便而无力。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欲报恩而彼不受

若菩萨见诸众生有亲属难财物难。以嫌恨心。不为开解除其忧恼。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如前不同事中说

若菩萨有求饮食衣服。以嗔恨心。不能给施。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自无。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彼犯王法。护王意故。若护僧制

若菩萨摄受徒众。以嗔恨心。不如法教授。不能随时。从婆罗门居士所求衣食卧具医药房舍。随时供给。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若护僧制。若病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有力。多知识大德。自求众具。若曾受教自已知法。若外道窃法。不能调伏

若菩萨以嫌恨。心不随他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欲为不如法事。若病若无力。若护僧制。若彼虽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

若菩萨知他众生有实功德。以嫌恨心。不向人说。亦不赞叹。有赞叹者不唱善哉。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知彼少欲。护彼意故。若病若无力。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护僧制。若令彼人起烦恼。起溢喜。起慢起非义。除此诸患故。若实功德似非实德。若实善说似非善说。若为摧伏外道邪见。若待说竟

若菩萨见有众生应呵责者。应折伏者。应罚黜者。以染污心不呵责。若呵责不折伏。若折伏不罚黜。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懒堕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与语难可教诲。多起嫌恨。若观时。若恐因彼起斗诤相违。若相言讼。若僧诤。若坏僧。若彼不谄曲有惭愧渐自改悔

若菩萨成就种种神力。应恐怖者而恐怖之。应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众生消信施故。若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彼众生更起染着。外道谤圣成就邪见。一切不犯。若彼发狂。若增苦受此事起菩萨戒。佛于处处修多罗中说。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律仪戒摄。此是菩萨藏摩得勒伽和合说。菩萨当精勤受持起上恭敬。专心修学从他正受。已极清净欲学心。菩提心。利众生心。从初受戒专精护持。若有所犯。即如法忏悔此一切菩萨犯当知突吉罗摄。当向大小乘人能解语。能受悔者如法忏悔。若菩萨以增上烦恼犯波罗夷处法者。失律仪戒。应当更受。若中烦恼犯波罗夷处法者。当向三人若过三人。长跪合掌作突吉罗忏悔。称先所犯罪名。作是说言。大德忆念。我某甲。舍菩萨毗尼。如前所说事。犯突吉罗罪。余如比丘突吉罗忏悔法说。若下烦恼犯波罗夷处法及余所犯。向一人忏悔。若无如法人。当起清净心念言。我终不重犯此罪。于未来世中常摄持律仪戒。若能如是所犯即除。若无如是具足功德人可从受菩萨戒者。是菩萨应于佛像前自受应如是受。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身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及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于诸佛菩萨前受一切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此诸戒是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诸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说已应起。余如前说。若菩萨所犯无无余犯。如世尊说菩萨起嗔烦恼。犯应更受。非贪欲起。当知此意。菩萨起爱念众生为增上。凡有所作一切能作菩萨所作非作所作。犯应更受。菩萨嗔众生者。不能自度度他。亦不能作菩萨所作。如是不作所作。犯应当更受。当知菩萨软中上犯。如四摄品说。若菩萨于此律仪戒具足成就三正法者。得安乐住。一者方便具足。二者净心具足。三者本因具足。菩萨于戒不穿漏。净身口意业不数数犯。发露诸恶。是名方便具足。菩萨为法出家不为身命。为义为禅定。不为财利。为沙门为涅槃。不为非义。不为懈怠。精进不退。不杂众恶不善之法。烦恼受有炽然苦报及未来世生老病死。是名净心具足。菩萨本余生时。广修诸善于今不乏。衣食床卧汤药众具。能修惠施。是名本因具足。住律仪戒菩萨具足三正法者。是名安乐住。与此相违。是名具足三不正法戒。当知苦住。是名略说。广说在家出家一切戒。此一切戒当知分别为难戒等

难戒者。略说三种。菩萨具足大财大势力。能舍出家受菩萨戒。是名第一难戒。菩萨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不令缺减。况具足犯是名第二难戒。菩萨于一切修行一切正受一切忆念。心住不乱。乃至尽寿。于细微戒终不缺减。何况重者。是名第三难戒。一切门戒者有四种。一者正受戒。二者性戒。三者习戒。四者方便成戒。正受戒者。菩萨已受三种律仪戒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性戒者。菩萨性自贤善身口意净。习戒者。菩萨本余生时如所说。三种戒已曾修习。以本因故。一切恶不乐行心常厌恶。乐修善行。方便成戒者。菩萨依四摄事。于诸众生行善身口业。善人戒者有五种。一者自持净戒。二者授与他人。三者赞叹净戒。四者见同法者心生欢喜。五者设有毁犯如法悔除。一切行戒者彼六种七种一向略说十三种回向大菩提。广摄戒故。是名为广。乐着欲乐。自身苦行。离此二边故。是名无罪欢喜之处。尽其寿命常不还戒。一切利养行外道邪论。烦恼诸缠不能侵欺故。亦不能夺故。是名坚固戒。庄严成就故。当知戒庄严。谓声闻地。离杀生等。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顺戒不顺戒。护随护戒。大人相报。增上意报。善趣报。利众生报。除恼戒者有八种。菩萨初作是思惟。如我不欲令他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手石杖等触恼于我。如我不欲不喜。彼亦如是。云何以此加于他人。以是故不恼于彼。乃至不加手石杖等触。作是思惟已。不以八事触恼众生。是名菩萨除恼戒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最新文章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古诗原文[挑错/...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