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标题

大悲咒意思逐句讲解

来源:大悲咒原文网作者:李妍惠时间:2019-05-04 19:27:51
大悲咒中讲解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大家在修行的时候,也是要懂得大悲咒全文注音的,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修行的时候,有一个更好的读音,让自己在修行的时候,能够更加顺利的去诵读。


11.(婆卢吉帝、室佛啰 愣驮婆)

【婆卢吉帝】为观,【室佛啰 】为世音【愣驮婆】为海岛,全句为观自在菩萨行大悲善业处。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圆满报身卢舍那佛相

解说:此句是菩萨告人修道,应以凝神专一,勇往迈进的真言。参禅静坐本是锻炼身心一体的功夫,所以用功时需要头正身直,心定气平,不得有丝毫的造作,只要直心不假外求,自能心与道生,得大圆满的光明。由于心无愧,意无欺,乃得广大宽平,身得舒泰,邪魔不敢侵犯,一切都可随意自在。所以菩萨说此真言,乃为众生获得安乐,弃绝病苦,进而灭绝一切恶业,满足一切希求。如此功德方算圆满。而欲达此境界,修道人必须要无忧无我,自在身心,观诸物我如一,方能奉教修行,得见光明世界。

12.(南无、那啰 谨墀)

【南无】为皈命【那啰 】为贤【谨墀】为爱,全句为皈依贤爱慈悲心、恭敬心、无上菩提心。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清静法身,毗卢遮那佛相

解说:此句是菩萨慈悲,告诉世人皈依三宝应先履行人道的真言。修道人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次以接引后学为当然责任,有人以为修道,只求自己了脱遍算了,殊不知只求渡己而不求渡人只是小乘的作法,离大道尚远,修道人应学习大乘菩萨的道行,以济世渡人为自己的责任,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以渡脱一切的众生。如此世界才可化为清静的世界。否则深山苦修又有何用?凡学佛修道者,必须要发大慈悲心去救世渡人,爱心行善,广为接引,这样才不负菩萨说此真言的苦心。

13.(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醯利】为心,指心的无染者【摩诃、皤哆沙咩】为大光明,长照明,空观心。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羊头神王相

解说:此句是菩萨鉴于世人把名利富贵看得太重,自寻烦恼,所以说此真言。修道人首先要看淡一切,一心一意在悟道上下功夫,俗心淡则道心浓,人心空则道心坚,如果能修到空心、空身,则必然生机勃勃,弃苦得乐,但是空心、空身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艰难,因为众生在世各有因果,如何能灭却俗世的烦恼?应先从清静自心上苦修,只要我心清静,则智慧必明,智慧一明则外魔不侵,外魔不侵自能舍弃尘缘,摄足虚空,到达无我无相的境界。

14.(萨婆阿他、豆输朋)

【萨】是看见【婆】是平等【阿】是一切法清净,【他、豆输朋】是道法无边全句为利益六道四生,同沾甘露。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甘露王菩萨相

解说:此句是菩萨大慈大悲期望众生能够坚心修持的真言。一切众生均可修道同证佛果,并无富贵贫贱之别,只要众生能够定性修行,坚持不二,必可得金刚正果。而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更是诸法平等的精神。所以举凡一切六道四生,只要能立志潜修、奉行佛法、念念皆善、刻刻不忘,历劫不渝,往生不变,最后必能达到天人尊重、修罗调伏、地狱消灭、恶鬼饱满、畜生超生的极乐世界。使众生都能免除轮回之苦。

15.(阿逝孕)

【阿逝孕】为无比法、无比教,即是卑陋心、无杂心,善者奖励,恶者应即忏悔。

显现:观世音菩萨相飞腾夜叉天王相

解说:此句是菩萨悲悯众生不知修善,甘愿堕落苦海的真言。为怕众生懈怠,菩萨不时派遣飞天、夜叉王等昼夜不停巡视四方,时而显现威灵,警戒众生,期使众生及早改过迁善认真修行。凡是诚心为善之人,自有神佛保佑;而常行恶业之人,若能即时真正悔改,菩萨也会不咎既往加以引渡,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是菩萨的慈悲。但是放下屠刀不单是手中无刀,更重要的是心中无刀,否则徒为形式,终究与佛无缘。所以众生必得要了悟,改过向善,重在心性,力行济世要有终始的道理,菩萨虽然慈悲但不会赐福伪善之人。

16.(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

【萨婆萨哆】是说佛法无边【那摩婆萨哆】是说佛法平等【那摩婆伽】是佛度有缘。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婆迦婆帝神王相

解说:此句是菩萨大发慈悲,说明不分圣贤、智慧、鸟兽之别,皆得脱离魔难的真言。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如能真心修持,菩萨即会大发慈悲随缘渡化,为此誓愿,菩萨特现千手千眼帮助众生消除魔难,有时以千手各执法器降服群魔,使真心修行之人得以安心修道,有时以千眼神通洞察众生,给予真心修行之人慈悲善果,菩萨亦会施予层层魔劫,使其罪业消灭,得登正果。

17.(摩罚特豆)

【摩罚特豆】为天亲世友,自【萨婆萨哆】到【摩罚特豆】,都是希望菩萨使我天亲世友皆悉成就无忧无虑的菩萨了。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军吒唎菩萨相

解说:此句是接上句佛法广大平等,对于真心修道之人给予慈悲宽恕的真言。凡诚心修道者,亦要仰体天亲世友,诸佛菩萨之仁慈,精进修持,不虚不妄,诚心正意的去离贪嗔痴,平心静气的止恶为善,使得心镜一如,悠然自在,以期心不染物,意不着相,存诚去伪,本诸正道而行,则菩萨自来庇佑,而诸魔不侵。修道者的身心都能安然无恙,进而悟澈生死大关,远离物欲烦恼,渡己渡人,当能跻身佛国,无忧无虑了脱生死了,证得果位,神通自在。

18.(怛侄他)

【怛侄他】指咒中的菩萨圣号,悲心、种子、手印、智眼,等诸种法门的真言。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阿罗汉身相

解说:此句是观世音菩萨显阿罗汉身像,指出至诚不息,心与道合的修持真言。修行本无困难,其要在诚(这是接上文存诚的意思),修道人如果能专心致意,无丝毫的虚伪,则言行必能一致,身心必会平衡,如此道可以与心通,身可以与道合。在修道的过程中,最怕的是杂念浮起,外魔必侵,外魔入身,则身心不得清静。如何还能修行?所以修道之人必须要澄心静虑,做好定静工夫,才能以身体道,以道体心。进而心道一元,万念俱灭,久则万缘洒脱,现出罗汉身,成为威德稀有之相。

19.( 唵,阿婆卢醯.)

【唵】为引导出生【阿婆卢醯】为观音。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无量慈悲相

解说:此句是说,修道之要不外清净的真言。此意看来简单,事实上含意深远。因为清是念虑的澄清,净是心不杂染。众生修道,贵乎心志坚决,不受诸魔骚动。若能清心净念,戒慎自持,把一切尘缘抛弃净尽,即可回复圆明的本性。如动静皆能清静,道则不期自成了,唯世人每每不知诸佛菩萨的得大解脱,是在五浊恶世修成的,总以为离开了社会脱离了人群,独自一人避入深山古寺中修行,方是清静,方能成佛成道,其实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不了解道的出处,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修道又何能离开这方寸之间呢?

20.(卢迦帝)

【卢迦帝】为世尊、世自在,良心不昧,通体光明,即可与天地同体。

显现:观世音菩萨现大梵天王相

解说:此句是观世音菩萨劝告众生,修道应该恪守良知,时时护持,处处留神使心境常保光明的真言。人之本来原与天地同根,万物同体,如能保其固有的本性,即能成佛,所以人不可以有丝毫的妄念,妄念一起,必少一分正气,妄想一入,则添一种邪气,这哪里能有成佛的可能呢?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最新文章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古诗原文[挑错/...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