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青苹果健康创始人兼CEO徐嘉子 来源:网络
当情怀与现实相悖,一款APP能走多久?青苹果健康给出的答案:五年。继6月4日在微信公众号上作出告别,6月30日,青苹果健康APP、微信公众号、青苹果商城小程序正式全面停止运营。
这个由哈佛美女学霸徐嘉子(本名徐嘉)创立、曾受到朱啸虎、潘石屹等大佬追捧的公司,是中国最早提出“熟人诊疗”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台定位于“诊后医患沟通”,让医生和病人像“熟人朋友”般相处,病人在医院看过医生后,可以在平台上与该医生保持联系。
上海小儿骨科专家陈秋是最早一批入驻青苹果健康平台的医生,鉴于陈秋此前在好大夫在线平台积攒起的名气,2013年夏天,青苹果健康就找到了他。不过,陈秋一开始便不看好,“切入点不对,它做的是看完病的售后服务,但我们医生更希望的是新病人来”。
而在徐嘉子好友、现天方腋谭医生集团创始人陈斌看来,青苹果的倒下并非必然,“徐嘉子是很有情怀的创业者,青苹果也走得超前了很多,多少类似的企业很早就出局、转型了”。
不过,他也指出,要做一款患者有粘性的APP,必须高频使用或是覆盖面很广、使用人次很多,但青苹果走的是熟人医患,除慢性病外,其他高频谈不上。“进入现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医疗更多拼的是精细化运营能力。”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向时代财经指出,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医疗公司就经历过一波“倒闭潮”,在没有资金再去持续补贴的时候,这些平台比拼的就是各自的造血能力了。
难言正确的切入点
对于青苹果健康的停止运营,青苹果健康创始人兼CEO徐嘉子难掩失落。“这个行业很难有突破,我们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希望可以做点更大更有长远影响的事情,后续敬请期待。”她在回复时代财经时表示。
青苹果健康于2013年11月创立,目前拥有10万三甲医院医生资源,近200万随访患者。徐嘉子曾在一次演讲中道出了创办青苹果健康的初衷, “中国的医生跟患者关系不好最主要原因是医生和病人之间没有建立信任”,青苹果健康致力于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
在接受36氪采访时,徐嘉子也曾谈及这款产品的核心理念:一是利用移动互联网降低熟人医患间的沟通成本,并使客户关系真正掌握在医生手上;二是基于点评帮助医生沉淀个人品牌,并通过医生互荐+患者互荐等口碑传播机制为优质医生拓展客户。
平台成立时,陈斌仍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他第一时间就接触到了这款APP,“当时她提供的产品很清晰简单,就是给医生、患者一个私人联系方式之外的沟通渠道,医生不必留给患者自己的手机或是微信号,这是最核心的产品内容”。
但根据自己的经历,陈斌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在沟通上,很多医生会有微信小号,既方便又能通过朋友圈等功能展示个人工作状态和学术成果,对他们来说,用什么工具并不重要;至于在沉淀个人品牌上,青苹果平台确实有用,但是知道该平台的患者和医生并不多,这就阻碍了医生个人品牌的传播。
陈秋也是青苹果健康首批医生用户之一,尽管注册这个平台已经5年多,但他对这个平台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它做的是看完病后的售后服务,但我们医生更希望的是新病人来”。他仍然习惯性地使用好大夫在线,据其透露,现在接诊的80%以上新患者来自好大夫在线。
“当时成立时,我就给她提过很多次意见,但是都没有采纳,医生售后是需要的,国外就挺讲究,但是中国的医生售后服务是很差的,因为中国医生都太忙了,没有时间、心力去做这些,这整个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体。”陈秋向时代财经说道。
一口腔医生在听闻青苹果健康的产品思路后,也直接提出了几大疑问:医生工作时间都是面诊患者,私人时间能全部给患者吗?倘若因问题回复不及时造成患者满意度降低,产生新的医患关系问题怎么办?
据其描述,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她所在单位是有预约和回访机制,但他们通过电话、网络沟通的结果除了满意的答复外,通常是约个时间过来面诊。在她看来,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医患沟通缺乏效率且并非必要。
商业化运营的难题
在徐嘉子给全体员工的最后一封邮件中,她回溯了5年多时间内经历的风风雨雨,并提到在过去的2年里,青苹果健康做了10多个商业模式的尝试。
在经历2014年的集中爆发后,过年两年,互联网医疗逐渐进入冷静期,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经历洗牌。根据公开报道中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注销的移动医疗公司高达1000家,能熬过寒冬的不足50家。
陈乔姗指出,到了后期阶段,就是各个平台比拼各自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时候了,“例如,对医生的把控力、患者对平台的粘性和信任等等,不再是以前花钱去找医生、贴补用户等基础运营了,需要的是各自的造血能力”。
2017年前后,青苹果健康也陷入了自我焦虑中。在2014年拿到金沙江创投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以及2016年1月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后,其B+轮融资直到2017年11月才完成;同时,市场上妙手医生、杏仁医生等同类产品也越做越好。
在尝试“飞刀模式”和“线上多学科会诊”(MDT)后,青苹果健康确定由熟人医患向电商模式延伸,探索平台商业化路径,青苹果商城就此应运而生,主打医疗器械和术后修复产品。
徐嘉子认为,“熟人医患关系是电商最好的土壤”,青苹果健康有先天的优势来给患者提供专业靠谱的医疗产品——患者本身就在平台上跟自己的医生进行随访和咨询,而且有先天的产品需求,这就决定了,青苹果健康无需像传统电商一样去外面导流量。
不过,陈秋告诉时代财经,青苹果健康团队更倾向于用做互联网产品的思路去运营这个平台,没有考虑医疗的特殊性,他们发起了很多评选活动,“这样就导致很多用户并非患者,他们并没有购买这些产品的需求;其次像我去介绍美容霜、去皱膏等产品给患者,本身也与我的主业不相符”。
与同类的复诊、医生平台石榴云医、妙手医生比较后,陈乔姗认为,青苹果健康主打的“熟人医患”并没有建立患者对平台的信任,而且在运营过程中,对医生的运维也存在问题,“而另两个平台本身主打的就是卖药,且立足于慢性病用药,这是刚需”。
陈斌则表示,商城服务并非完全不对,但不同产品都有其核心功能,因此医生会同时使用好几个工具,例如在微医上展示医院、形象,在好大夫在线展示医生个人形象,但不得不说各种工具在诊后管理上都有交叉,因此青苹果健康缺乏核心产品。
互联网医疗下半场
青苹果所面临的商业化困境一直是互联网医疗业态的一大通病。
好大夫在线CEO王航曾表示,“互联网医疗圈一直有种观点,就是以挂号、咨询为主的业务模式较难实现盈利。对过去的好大夫在线而言,实现盈利也是最主要的挑战。因此,好大夫在线一直在探索。”
好大夫在线尝试过借鉴竞价模式,依靠医生排名获利,或是推出200元/十分钟的电话咨询服务。2016年,好大夫在线尝试线上诊疗,大胆采用消费下沉理念,将用户群体定位至基层,与银川市政府建立合作,成立智慧互联网医院,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与好大夫在线一样,2017年开始,谋求线下变现出口成为诸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不谋而同的“求生”路径。
一方面,微医、医联等企业积极搭建互联网医院,探索互联网诊疗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鹅杏仁、丁香园等企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基层诊所布局。截至2019年4月28日,全国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并且19个省份已建成远程医疗网络平台。
除此之外,保险也成为另一突破口。王航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保已不堪重负,引入商保已成必然趋势。
“作为医改趋势之一,商保与公立医院共享数据预示着商保未来会有更多政策扶持;其次,对于商保用户规模尚小的险企而言,很难与手握资源、缺乏变革动力的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相比之下,与拥有数据和用户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更为适合。”亿欧网在报道中指出,互联网医疗企业与保险企业的合作,将让双方获利。
3天前,妙手医生完成了C3轮融资,平台估值超70亿元。其CEO何涛表示,目前妙手医生以专业的药学和医学服务为基础,通过输出“处方审核、药品交付、在线问诊”等专业的医疗&医药服务,与保险公司达成了特药保险、单病种保险等多种保险合作。
在其余各大平台早已开始发力线下变现,并谋求与保险公司合作之时,青苹果健康依旧固守熟人医患与医药电商,掉队是迟早的事。